經濟學家 Paul Krugman 最近接受彭博新聞網訪問中說道:
「中國政府詭異地不願意刺激消費帶動內需,反而選擇補貼工業生產,不停往外傾銷商品」。
「中國的經濟模式因為國內支出嚴重不足,以及缺乏投資機會而不可持續」。
「世界將不會接受中國想要出口的所有產品,並呼籲北京應該刺激消費和增加收入,而不是更多的生產」。
其他經濟學家也在影片中發表對中國經濟的看法:
Stephen Roach:「我在訪問北京時發現當地的氛圍沉悶,特別是在企業家和學生」。
中國常規政策顧問李稻葵:「北京應發行更多的政府債務,以彌補地方政府資金短缺導致無法推動增長的問題」‧
原文出自《China Is ‘Bizarrely Unwilling’ to Boost Demand》
Paul Krugman 的訪問引發了大陸、香港、澳門的社經人士紛紛出文表態反駁,一些移居海外的愛國人士也加入反駁隊陣營,形成一種小形趨勢。加上最近兩年 STT 團隊又幫助了好幾個企業到美國上市,所以筆者以防被匿名人士舉報「沒有反駁就是認同」,都要表態反駁一下。
針對 Paul Krugman 的問題,主要是解決內需和出口的平衡,這涉及到中國的經濟政策、國際戰略、社會民生等方面。
經濟政策
中國長期以來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和強大的生產力。這是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出口導向的經濟策略有助於積累更多外匯儲備、促進工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過去一些經濟學家也指出,中國的基建和工業投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而消費只是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長期來看,投資和生產要素的積累才是增長的關鍵。
中國近年更加傾向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例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高新科技等;這種模式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刺激經濟增長,而且在過去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眾所周知,也帶來了財富分配不均、環境污染、經濟泡沫和債務問題。
不過中國政府之前也提及,從長遠角度看,通過投資基礎設施、教育和其他領域,最終會導致生產力提高,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眾生活水平。
國際戰略
過去,中國長期以出口為主的增長,累積了豐厚的外滙儲備,提供了對抗外部經濟動盪的緩衝和維持貨幣價值的支持;出口商品使中國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經驗、建立規模和開展技術能力,這種經驗有助於長遠增強中國產業的競爭力。
如果政策偏向增加民眾的可支配收入和刺激消費政策,的確同樣會使中國在全球市場上更加有競爭力(例如過去幾年的瘋狂爆買、沒有我們你們要吃屎了),但很肯定會減少外匯儲備,而中國貨幣的主要支持其實就是美元。
此外,中國過去大量投資於基礎設施等領域,導致產能過剩;政府更傾向通過出口消化這些過剩產能,而非單純拉動內需。
同時,補貼生產、低價傾銷、出口過剩產能,將有助於國際關係的建立和增加話語權;目標國家也會更依賴中國的支持和保護。
社會民生
事實上,中國政府確實有意推動內需增長,從近年來提出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中可以看出來;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縮小貧富差距,並通過稅收、社保、轉移財富等手段進行再分配。
然而,由於文化因素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導致民眾更傾向於儲蓄,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國的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保障不足,導致居民消費意願減少,寧願增加更多儲蓄,以應不時之需。
另外,如果政府大幅增加工資、快速刺激國內需求,可能會導致急速通膨,對經濟穩定帶來負面影響。
即使增加工資可能會創造就業機會,但也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如果增加工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那麼這個政策就不值得採納。
此外,中國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在國內一直受到關注,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會加劇這一問題,中國政府因而長期保持一定程度的收入抑制。
再者,社會和國家穩定一直是中國政府的主調(看現在事事國安化的情勢都會明白),政府大幅增加工資,可能會引起民眾的其他訴求,例如改善勞動條件和醫療保險等;政府對這些訴求很大機會無法滿足,為避免大規模示威或騷亂,民眾窮一點不好嗎?
要以出口生產為主的經濟模式轉換為以消費為主的經濟模式是複雜漫長的過程,需要解決結構問題,例如:財富分配、提升最低工資、完善社會保障、調整產業結構、深化體制改革、建立社會安全網等等,都是中國政府不可能做到的。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平衡內需消費和出口生產,通過各種政策來增加民眾收入和消費能力,但這是需要時間來逐步實現的,可能需要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