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佈局:兩個搭雞棚的故事

讀者環顧四周,應該有不少朋友成了雞棚專家,敍述如何向「Fund佬」「講古仔」,甚至滿腔熱血荒謬講述自己將要怎樣改變世界。

講故事之外還要做 RoadShow、媒體曝光,滿口「大中華市場」、「一帶一路」、「大灣區」、「1+4」、「中國智造」、「新質生產力」、「AI」等,在頂級酒店宴會廳,用真誠的心說著虛幻的故事。

二十年來,工廠消失、實業息微,青年才俊都紛紛學習怎樣「Sell老細」,想用 PPT 成就億萬傳奇。

五頁PPT、一頁簡報、一分鐘話術的課程應運而生;虛假的創業比賽充斥;收費的商業交流會、見面會等等。

即使從事創投行業,都有朋友厭棄說道:「吓!實業?」

簡單的「搭棚」很常見,例如:

  • 在證劵交易系統排隊做交易,谷大成交宗數。
  • 新樓盤排隊簽單,一票難求,引準買家落訂。
  • 名人、商家一起設局拜大師,然後性交轉運。
  • 虛擬貨幣、微信女、高息投資、小店集資、中東王子,應有盡有。

早前梁朝偉在《金手指》扮演佳寧集團的陳松青,設局令大眾、商家、富豪、銀行、政府相信他背景雄厚,又有超級大金主。在獲得資金後,又創造更多故事,雞棚越搭越宏偉,生意遍及各個領域,吸引資金越來越豐厚。

澳門過去(乃至現在)都有所謂高息投資,某某地產集團、乜乜貴賓廳、紅二代軍方背景言猶在耳。

「搭棚」本身並不負面,就像商品要包裝、品牌要講故事、市場上要 Make Noice,所以「棚」不能夠太「雞」。

「棚」,是臨時建築,最終是要讓樓宇落成,而不是爛尾。

以下,筆者將過去知道的雞棚故事,重構成較正面的虛構故事,讓大家感受到,「棚」其實可以實實在在。

雞棚一:穩秘項目

Dr.O 是一位白手興家的微小商人,以其溫和誠懇、穩健慎謀的態度,贏得了許多商人的認可和信任。他敏銳的商業嗅覺和靈活的執行方式,讓他創造了一個傳奇的搭棚故事。

佈局:資訊落差、資源整合

有一次,Dr.O 向部份有實力的商人透露隱密的大宗商品項目,認為可以帶來巨大的利潤,但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

同時,Dr.O 讓商貿部門的友好官員,在富商之間秘密散播該項目是官方認可並邀請 Dr.O 協助的消息;商人們聽到幾個富商都流傳該項目的傳言,於是紛紛找到 Dr.O 打聽,並主動參與投資。

Dr.O 同時物色娛樂、金融、媒體等業界年輕貌美的女子,以及一些名媛低調流出訊息,並保證如引薦到合適的投資者,會給她們介紹費。

因為從一些官員和富商口中聽到相關傳聞,又受到經常接觸富商的美女靈魂敲問,加上已知的一些朋友都參與了該項目,更多的商人都紛紛投入大量資金參與。

合作:利益分配、風險轉移

Dr.O 與部份商人簽訂集資協議,承諾該項目3年內的利潤,70% 歸投資方;3年後車隊、船隊以及一些資產歸 Dr.O 所有。

Dr.O 又與另一些較有實力的商人分別成立公司,初期所有投入成本都由這些商人承擔,並同時經營其他相關業務。

謀攻:上兵伐謀

項目是真實存在的,雖然有些門檻,但消息散出後也難以隱密。

Dr.O 之所以能夠促成該項目,是因為認識 U國 的貿易官員,在 U國 官員的引薦下又認識了當地的關鍵商家,需要大量 A國 的特定資源(Dr.O 是A國藉);同時在 U國 與當地政府關係良好的富商合資公司,為 U國 政府承包這些交易和參與城市重建。

Dr.O 早就明白,只要 A國 富豪參與,便不可能分一杯羹,只會被無情吃掉;於是前期已經在戰場部署(U國),並向各陣營散播似是而非的消息(A國),再吸引有實力的投資者在前期參與。

食物鏈頂端的富豪比較老練,不會輕易行動,但消息卻很靈通;因此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集資,同時又不可以顯得急進。

Dr.O 非常清楚自身的實力不可能承受些微風險,資金資源也比較匱乏,因此只好透過讓利,將風險全部轉嫁到投資者身上。

把握機會、應對挑戰

在 A國,有實力的富豪紛紛確定這個項目的真實性,並精準打聽、了解後,決定要搶下這塊大餅。

經營項目2年後,部份合資公司和投資者不敵富豪們的競爭,紛紛放棄離場;部份合資公司賣給了那些富豪,並完成合併;簽訂協議的投資者在3年後也都止賺離場。

期間,雖然 Dr.O 不敵那些富商(也在預期之內),但在 U國 仍然賺到當地政府採購和城市建設的紅利。而且,Dr.O 賺到了前期投入的資產;並且項目公司合併也造就了 Dr.O 與富豪合組公司的機會,透過富豪引入的資源和項目,賺到更豐厚的回報,社會地位也得以提升。其他曾經參與投資的商人,也在過程中獲得了回報。


雞棚二:圈地遊戲

契機:看準時勢

P Group 是國營企業,當年有個潛規則,央企國企,不能夠在某個重點地區短期投資多塊地皮;但 Dr.O 以特區身份可以申請批地,並讓 P Group 成為投資者之一。

Dr.O 趁著這個機會,向 P Group 提出一個園區發展計劃;同時託友人引介能影響 P Group 決策的關鍵人物,並建立了關係。

得到 P Group 接受後,Dr.O 向相關政府部門、相關產業的巨頭、關鍵投資人「講故仔」,並成功簽到多個重點產業的意向書。

挑戰:臨危應變

因應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陸續參與,Dr.O 協調各方利益,多次修訂項目方案,努力調解各方矛盾;為了項目順利,妥協各種荒誕要求。

最終,政府批准了項目方案,並要求繳交22億的保證金;然而,P Group 原本口頭承諾會支付拍地費用,但後來以各種理由延遲、拒絕。

Dr.O 臨危不亂,找到其他投資方,將自己的大部份股權轉讓,趕在截止前繳交了這筆費用。

失敗:人心難測

不料,在項目進入關鍵階段時,部份利害關係人趁機要脅改變利益分配和股權比例,否則將不會提供之前答應政府的資源,導致項目陷入僵局。

加上各個勢力內部山頭割據、利害關係人之間的衝突、部份合作方拖延資金、合作企業內部更換管理層、地方政府將要換班子、P Group 的老總同時在說服下屆政府人選批地等等;最終項目還是夭折。

幸好 Dr.O 隨機應變幫投資方取回保證金。

巧變:創造新機

雖然項目經歷2年卻未能成功,但 Dr.O 在過程中贏得產業巨頭和各投資者的認同和信任。

另外,由於 Dr.O 在項目期間簽訂了多份很 Juice 的意向書,而且申請文件上項目公司的總負責人是 Dr.O,加上項目公司的股東和參與者都是有名望的人物和企業;這使得 Dr.O 能夠透過這些正式文件背書,吸引更多關鍵投資者的注意。

Dr.O 趁這些關鍵文件仍然新鮮滾熱辣,將失敗的項目拆成好幾份,分別製定多個項目企劃,向投資人訴說各種願景、意義、回報,最終又獲得了多方投資。

後來 Dr.O 說服獲利的投資者,分別成立創投基金,投資更多有意義的項目;投資人亦都在創投的各階段再獲利離場;而受惠的企業亦因為 Dr.O 的輔助得以發展、集資壯大、上市變現、永續發展(或賣殼)。

所以,不是每個「棚」都是騙局,有時失敗有好多原因,搭棚的人可能是真心想項目落地的。(老老實實,都係呃人嘅多 😆 )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